第八章 晋灵公 第24节 讨伐齐国-《春秋之晋国风云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清城会盟中,我们所熟悉的有两个国家没有参加会议,一个是蔡国,一个是齐国。作为中原霸主,晋国当然得追究这两个国家的责任。

    蔡国是很想参加会议,但不敢。因为蔡国一直在楚国的压制下。蔡国人是不敢得罪楚国的,那他就敢得罪晋国吗?当然不敢得罪。那两头受气怎么办?那就采取一种叫“不得已”的办法吧。

    所谓不得已的办法,就是蔡国不象鲁国、卫国、郑国那样主动去向晋国示好,当然也不主动去向楚国示好,解决国家危局就一个“躺平”政策!

    “我是被人家打得受不了了,才被迫投降人家。”蔡国就一个谁来投降谁的政策。

    于是,郤缺率领的联军兵围蔡国,蔡国根本不需要抵抗,反而是眼巴巴等着被晋国蹂躏一番,然后开城投降!史料记载,蔡被迫与晋签订城下之盟。

    对蔡国来讲,我是被迫与晋国好的,你楚国老大不要有意见喽。

    如果你楚国有意见,那也来打我一下啊,你打我,我才有理由投降你啊。那你晋国老大就不要有意见喽。

    谁叫咱蔡国弱小哇。唉,这年头,不励精图治力求国家强盛,反而以弱小为荣,这也真是奇葩一朵了。

    这便是那个时候的弱国,在大国争霸中无奈求生存的一种方式。采取这样生存策略的诸侯还包括陈国、郑国等。

    至少,现在蔡国也服了,赵盾当然很得意。短短两年工夫,他就把前些年晋国因内乱而失去的中原诸侯都重新收归回队了。

    但还有一个国家,那便是齐国,这个得费点脑筋了。

    其实摆在晋国面前是两个问题,涉及到三个主体对象,一个是周王室,一个是齐国,一个是鲁国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