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4章 当街摆地摊-《人在隋唐:我爹是杨广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假以时日,隋朝首富也是不在话下!

    回到杨府后,杨旭先后去观察了下打字机和自行车的进度。

    虽然比起第一代打字机,第二代的生产缓慢了许多,而且要攻克一些技术上的难题,导致成功率降低了不少。

    特别是在字体校正以及灵敏度方面,问题特别的多。

    但杨旭并不担心。

    好的东西,都是经得起失败的洗礼的。

    更何况,杨旭非常清楚现有的资源技术本身也存在局限性。

    不着急,慢慢研发,相信这些匠人总会有办法克服一切的。

    倒是自行车的研发,却成了大问题。

    原本杨旭认为这是个非常简单的东西。

    毕竟自行车的构造实在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。

    可惜越是表面简单,真实情况就越发复杂多了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一个环节,就是齿轮和脚踏板。

    这里涉及到用铁。

    在冶铁方面,早在春秋时期,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推广。

    这是领先世界的一向超级技术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项技术多数运用在农业与军队兵器装备上,反而在工业上面,并没有太大的突破。

    这就导致了,一个简单的齿轮和链条,对于很多匠人来说,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。

    另外关于自行车车身构造方面,有些用到铁的环节,也是个难点。

    这是杨旭没有想到的。

    本来想着试试用牛皮带代替链条,铁齿轮用木头的代替。

    可是成品拿出来之后,却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便损坏了。

    杨旭是个追求完美的人,自然不会就这么敷衍了事。

    最终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,一天不成功,那就两天,两天不行,就十天,一个月……

    就这样,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。

    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,眼看要到中秋节了。

    杨旭理想中的第一代自行车问世了!

    与此同时,在三天前,第二批的八十八台打字机也宣告生产成功。

    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,杨旭也算是废寝忘食了。

    他也没有想过,这居然是一个如此巨大的工程。

    不过在完结的这一刻,杨旭整个人瞬间轻松了不少,满满的成就感。

    除了研究他的打字机和自行车之外,杨旭还对印刷术方面也开始逐步投入。

    要做就做全面点。

    只要推广下去,那钱就像是流水一样哗哗的来,躺着数钱都数不过来的那种。

    同样的,在印刷术的投入阶段,也遇到了一些难题。

    毕竟宋朝才有的活字印刷术到了这里的确是超前了不少,但是也同样伴随着一些问题。

    特别是具有时代性质的一些东西,在宋朝可能轻而易举的就找到了,可是在隋朝却显得千难万难。

    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,最终还是让杨旭给寻找到了一些关键的材料。

    当然,若是要论功行赏的话,自然少不了王遇之和李秀贤的帮忙了。

    原来,在杨旭急需的三种材料市面上都买不到的。

    其中就有宫廷专用的一种泥土和珍珠。

    这两样东西杨旭找了很久都找不到,还是无意之间,与王遇之李秀贤谈话的时候才从她们那里要来的。

    根据两人所说,除非是皇亲国戚,又或者是立过功,得到皇帝的嘉奖赏赐,否则不可能拥有这种东西。
    第(2/3)页